文化移通
机构设置

【文化移通】贤者之交在于心、不枉一段诗酒风流

时间:2017-06-01作者:浏览量:

 

三国曹魏时代起,隐士、名士层出不穷,组成了非常引人注目的名士文化。

在那样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肆意酣畅,托天竺“竹林精舍”之名,加于七贤之上,世谓竹林七贤。

5月18日晚,文化移通名家大讲坛迎来了第146场讲座,我们有幸请到了CCTV12《法律讲堂》文史版,《唐朝女诗人鱼玄机》、《乌台诗案》等系列节目主讲人高玮老师,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群雄争锋,名士迭出的“风流魏晋”。

 

 

魏晋时期,多国并立,是我国历史中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文人在对政治环境失望之下,为求明哲保身,终日谈玄说理、游宴山水,造成清淡之风盛行。竹林七贤信奉道教,不喜在这乱世中被世俗所累。他们是“处江湖之远”的江湖名士,名声却更胜于“局庙堂之高”的政史名士。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

七贤的思想倾向略有不同,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他们的出生也不同,“曹家女婿”嵇康、司马家族的山涛、西晋大臣王戎、出生名门的阮氏叔侄阮籍、阮咸。但他们都信奉玄学与道家。

七贤常常聚在一起喝酒、作诗、出游、抚琴、服丹炼药、修身养性。他们在林间高谈阔论,大谈各自志向意趣。他们并不志趣相投,却都在这动荡年间,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他们每每聚于山中竹林,又是何等风流,真是映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激烈嵇康﹑“痛苦第一人”阮籍﹑默默刘伶等仕魏而对执掌大权已成取代之势的司马氏集团持不合作态度;向秀在嵇康被害后被迫出仕;阮籍是一个有才,但热爱辞官的人,曾辞蒋济、辞朝廷、辞曹爽,在司马集团成立后,不断寻找表面的东西——酗酒、咏怀、死亡,来纾解心中的烦闷,但一生被司马家所控制。“老大哥”山涛先"隐身自晦",在40岁后出仕,投靠司马氏,历任尚书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为司马氏政权的高官,一生清廉。嵇康曾写《与山巨源绝交书》,后人因此对山涛颇多鄙夷,但嵇康被害后托付子女于山涛,山涛亦不负旧友。“分裂鼻祖”王戎自幼聪慧,功名心较盛,入晋后长期为侍中吏部尚书司徒等,历仕晋武帝晋惠帝两朝,至八王之乱,仍优游暇豫,不失其位,但在当时年代不失为明哲保身的无奈之举。“剑走偏锋”的阮咸放达任诞, 狂浪不羁,他不随便交朋友,只和亲友知交弦歌酣饮,而他也曾与猪一同饮酒。阮咸妙解音律,善弹琵琶,为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有一种古代琵琶即以"阮咸"为名。

   

即使最后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为司马氏朝廷所不容,分崩离析: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朝廷不合作,嵇康被杀害,阮籍佯狂避世。王戎、山涛则投靠司马朝廷,竹林七贤最后各散西东。

他们那一段诗酒风流的人生依旧让今天的学者仰慕和折服。他们曾经的友情依旧让现代文人津津乐道。他们因为各自不同的出身与政治倾向,不可选择的投身不同派系,最后死生不复相见,但在他们的人生之中,大概还是不枉也不悔这一段诗酒风流。

 

 

名师课堂办公室 罗曼珊